@KTzone » 校園 - 歷史草堂 » 歷史血脈 傳說的盤古國真的存在嗎?


2014-12-9 18:17 LiLily_Li
歷史血脈 傳說的盤古國真的存在嗎?

[img]http://imgapi.nownews.com/?w=640&q=80&src=http%3A%2F%2Fs.nownews.com%2F3c%2F08%2F3c08eac2466966472337d83a6e1bc909.jpg[/img]

在神話時代,盤古開天闢地,眼化日月,身體成三山五岳,血液變成了江河,精靈魂魄也在他死後變成了人類,所以說人類是世上的萬物之靈。那麼,傳說中的盤古國究竟存不存在呢?

根據天天探索報導,廣州花都區有一座盤古王山,山上有一座盤古王廟,在每年農歷八月十二的『盤古節』,人們都會載歌載舞地慶祝。在廣西來賓有大量的盤古遺址、盤姓居民以及民間流傳的故事和歌謠,似乎更加符合《述異記》中關於『盤古國』的描述。
起源於瑤族先民的盤古遺風盤古國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人任昉所著的《述異記》中,書中提到:南海中有盤古國。

這本奇異的書非常有趣,它不僅對盤古神話的流傳地域、來源作了具體明確的記述,還對『盤古國』的特徵進行了描繪:那裡的人們都以盤為姓;南海有盤古的墓;桂林有盤古的祠……那麼,『盤古國』所在的『古南海』應該在什麼地方呢?實際上,這個問題應該由秦始皇來解答。

秦始皇在平定嶺南之後,分別設立了包括桂林、象郡、南海在內的三郡。『古南海』其實就是當時的南海郡,也就是今天的廣州市。

在廣州市花都區(舊稱花縣),有一座氣勢奇特的盤古王山,鬱鬱蒼蒼的山麓上有一座盤古王廟,它不僅是盤古文化的重要遺址,也是遠近聞名的廟宇,歷年香火不絕。在清代,『盤古煙霞』已是『花縣八景』之一。

關於盤古王山和盤古王廟的來歷,花都區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陳棣生告訴筆者,花都區所轄的獅嶺鎮、梯面鎮、花山鎮一帶在古代都是瑤族的居住地,瑤民的先祖將盤古作為始祖崇拜,在獅嶺鎮的爐山山麓建起了盤古廟,每年在盤古的生日(農歷八月十二)舉行『盤古節』慶祝活動。

在『盤古節』上,民間藝人跳起曼妙的盤古王舞,向盤古王致敬。而節慶的高潮,莫過于扣人心弦的『搶花炮』。據說哪個村的人拾到花炮,盤古王就會庇佑那個村的全體村民平安、順意。



到了明朝弘治年間,官兵征討瑤族人,盤古廟被焚毀,『盤古節』等民俗活動也被迫中止。

直到約300年後的清嘉慶初年(西元1796年),當地讀書人邱毛松在獅嶺爐山的半山腰發現一塊石碑,上刻『初開天地盤古大王聖帝神位』。

邱毛松認為:這裡便是盤古開天闢地的地方,於是每天在這裡施醫,遊說周圍的人去參拜,『盤古王』漸漸遠近聞名,人們還重新修建了盤古廟,香火很盛。

最後,爐山終於改名為『盤古王山』,一年一度的『盤古節』慶祝活動也恢復了,並一直延續到現在。

在整個南海郡所轄的珠江三角洲,除花都之外,其他地方都沒有發現任何關於盤古的遺跡或傳說。因此,不少專家認定古代南海『盤古國』就在現在的花都。

壯族先祖留下的盤古遺址但是,近年來,盤古國位於廣州花都區的說法受到了挑戰。有專家經過研究指出,神秘的盤古國可能並不在花都。

他們認為,任昉的《述異記》里提到的『南海』不是指當時的南海郡,而應該像許多史書所記載的那樣,指的是今天的華南地區。由此推測:在古代的華南——珠江流域,曾經存在著一個以盤古信仰為核心的盤古國。
為了證實從文獻中得出的推測,民俗專家們進行了大量的調查,並將調查結果與古代文獻的記錄相對照。

專家們調查發現,在三國時期吳國所屬的桂林郡所轄地帶,也就是現在的廣西來賓市一帶,共有盤古廟28座。而且在廣西來賓市,各地都盛行祭祀盤古誕辰廟會活動,如演盤古戲、唱盤古歌等。這跟《述異記》所記載的『桂林有盤古祠,今人祝祀』不謀而合。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