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校園 - 歷史草堂 » 清朝皇室最美的格格 儀態萬方令人驚豔!


2015-3-24 17:50 LiLily_Li
清朝皇室最美的格格 儀態萬方令人驚豔!

[img]http://imgapi.nownews.com/?w=640&q=80&src=http%3A%2F%2Fs.nownews.com%2F17%2Fc7%2F17c70542968e9dbd1540544b367d5d04.jpg[/img]

眾所周知,『格格』是歷史上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作為正式稱號使用時是在後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據《清史稿》記載:太祖初起,諸女但號『格格』。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作為非正式稱號時,被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其實,在滿語中『格格』基本上相當於小姐、姑娘的稱呼。但是,格格只限於稱呼滿清皇族中人的女兒,普通人家的女兒是不能稱之為『格格』。
根據頭條網報導,在清朝皇室中,『格格』也是擁有品級的。據《清史稿》記載:正宮皇后所生之女,封公主,稱固倫格格,品級相當於親王;嬪妃所生之女,封公主,稱和碩格格,品級相當於郡王;親王之女封郡主,稱和碩格格;郡王之女封縣主,稱多羅格格;貝勒之女,封郡君,亦稱多羅格格;貝子之女,封縣君,稱固山格格;鎮國公、輔國公之女,封鄉君,稱格格。另外,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位在側福晉、庶福晉之下。《清史稿》中記載雍正皇帝的孝聖憲皇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其實,在歷史上『格格』的稱呼也不是那麼絕對,有時無正式封號的貴族女兒也會被稱為格格,而且多用以稱呼次女以下之未婚女性。據《清稗類鈔》記載:然除公主外,雖有郡主、縣主資格,如未奉有正式封號者,皆統稱格格。大抵稱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處子為多。若其長女,未得正式之封號者亦罕。此外,孝莊文皇后的侍女,曾照顧和撫養幼年時的康熙皇帝,平時被稱為『蘇麻喇姑』,但在清代的內務府報告中也有稱她為『蘇麻喇額涅格格』的,可見『格格』稱呼也可用來尊稱地位卓越、有特別貢獻的滿族女性。
由於歷史原因,清朝皇室的格格們留下的照片很少,而下面的照片中有幾位據說是晚清最美的格格。即便以現代人審美眼光來看的話,也應該算是比較標致的格格了。
愛新覺羅·毓朗的外孫女,愛新覺羅·恆慧的長女完顏立童記,又名『王敏彤』,人稱大格格。也是清朝皇室中算得上最標致的格格了。

1、最美的滿清末代皇族小姐——王敏彤(完顏立童記)
王敏彤(完顏立童記),愛新覺羅•毓朗外孫女,其父為完顏立賢(軍機大臣完顏崇厚之孫),其母為乾隆皇帝五世直系孫女愛新覺羅•恆慧。家中長女,人稱大格格或王大姑娘,妹完顏碧琳(又名『王涵』)。婉容的表姐妹。
王敏彤身材纖瘦頎長,眉眼精致,皮膚嬌嫩白皙。是一位清秀漂亮的格格。自小受母親及長輩的規訓,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大家閨秀。也養成了她溫婉的性格。她極愛溥儀,卻因婉容的原因不得不割捨。她不想破壞婉容與溥儀的美好生活,她不願傷害任何人。
這位文靜、優雅的女士,一生命運多舛,因為被時代的漩渦拖累,又背負著這個傳統家族過多的負重,幾次婚姻的機緣,都被錯過了,終生未嫁;她在晚年時精神幾近崩潰。
癡愛溥儀
有一位滿族老姑娘愛著溥儀。這位老姑娘,是皇后婉容親姨的女兒。人稱『王大姑娘』。她家住在東四三條一個獨門獨院,母親是個老派人物,官稱王老太太,舊時在京城也算得上是有身份的人物。解放後家庭沒有別的生活來源,靠賣點舊東西,再做一些縫縫補補的活兒維持生計,一家人生活得倒也平靜。

由於溥儀特赦回京,她一家的生活平靜被打破了。早在偽滿洲國時,溥儀的二妹有意讓王大姑娘嫁給溥儀的弟弟溥傑,母女倆都到了偽滿洲國的『新京』(即長春市)。由於日本人不同意溥傑與中國人結婚,此事便『黃』了。但她一家人仍對溥儀及愛新覺羅家族頂禮膜拜,崇敬得不得了。 剛一聽說溥儀特赦回到了北京,王老太太素知溥儀與三妹關係不錯,馬上就找到溥儀的三妹金蕊秀,讓她出面邀請溥儀到王家來吃飯。果然,三妹有面子,溥儀高興地應約赴宴。
王老太太有心宴客,早準備好了一桌豐盛佳餚。母女倆都能炒一手好菜,這次當然拿出了看家本領。菜是可口的,再加上有王大姑娘在一旁熱情勸酒,溥儀喝了個不亦樂乎。
本來,溥儀這個人不像他本人相貌那麼死板,尤其喝了酒,就更喜歡嘻嘻哈哈地開玩笑。吃飯當中,王大姑娘在旁邊把盞,倆人說說笑笑,溥儀微醉之中,又說了不少笑話。結果,溥儀大醉而歸。過後,他只記得宴席上的佳餚,卻忘了把盞的『美人』。偏偏王大姑娘以為溥儀喜歡上了她,竟害上了單相思。
按說,王大姑娘年逾五旬,年齡只比溥儀小5歲,但她長得五官端正,濃眉大眼,模樣挺不錯,瞧上去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一些。她不僅知書達禮,還舞得一手好劍。六七十年代,她每天在文化部門口晨練,引來不少人觀看。她應該不是那種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只不過是條件高,把自己耽誤了。她以為溥儀對她印象不錯,於是又托溥儀的三妹夫潤麒從中撮合,要他代做說客,邀請溥儀再次赴宴。但溥儀一聽就搖了頭。
王敏彤,即完顏立童記,是皇后婉容的親姨娘的女兒,也就是婉容的表姐妹,曾癡情地追求溥儀,但是,雖然落花有意,但是流水無情。最後,這一場單相思的戀情無果而終。
原來,溥儀根本就不想跟舊滿族女子搞對象,而且他也不想找一個沒有正式工作的舊式家庭婦女。於是,無論是王老太太還是王大姑娘請吃飯,溥儀一律婉拒,再也不赴這種相親『鴻門宴』了。

但王大姑娘死纏不放,屢屢托人向溥儀說合,溥儀煩了,產生了逆反心理,一提王大姑娘就頭痛不已。到後來,1962年,溥儀跟李淑賢結了婚。王大姑娘聽說以後,竟大哭了一場。
這還不算完。1965年,溥儀患病住進了醫院。當時看望病人需要在門口拿牌子,一次只准進一個親屬。每天下午3點探視時,李淑賢都看到牌子被人先拿走了。她進不去,只好在門口等候人家出來。原來是王大姑娘把探視牌拿了,她進溥儀的病房探視,一坐就是一下午,害得李總是一番好等。

王大姑娘越去越頻繁,溥儀煩透了。一次,她進了病房長時間不走,溥儀忙打電話叫我去。她見我也不理,溥儀轟她,她才走了。溥儀躺在病床上跟我說:『她真是太討厭啦!』溥儀氣惱之餘,索性找來潤麒,讓他轉告王大姑娘再也甭來啦。
也許是她真心喜歡溥儀。1965年春節前後,王大姑娘又來醫院看溥儀。這次,很少發火的溥儀大光其火,對她毫不客氣地下了逐客令:『我不想見到你,你給我滾出去!』溥儀正罵著,碰巧溥傑的夫人嵯峨浩進來看他,當時場面極為尷尬,嵯峨浩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
溥儀趕忙給嵯峨浩解釋原委,王大姑娘哭著走了。事後,嵯峨浩對我說:『我當時以為溥儀罵我呢!我從來沒見溥儀發這麼大的火……,』據筆者對王大姑娘一位至親的採訪得知:王大姑娘為了追求溥儀,不惜去醫院專門做了婦科檢查,居然開出一張診斷證明書,證明她依然是處女。這未免可笑,但確是事實,足見王大姑娘的一片癡心。

[img]http://p2.pstatp.com/large/1717/2232159541[/img]

坎坷婚姻
那段不順利的定親陰影過後,因溥傑原配唐怡瑩(端康太妃的侄女)乘民國初年,醇王府的人都避居天津,且溥傑在日本留學之機,勾搭某軍閥之子將府中財物大量偷運出府等因,溥傑與之最終離婚,隨之,溥傑要再婚的消息一時不脛而走。溥儀知道日本人打造的所謂《滿洲國帝位繼承法》也是在打溥傑的主意,軍方想讓溥傑仿效韓國國王李王垠娶日本皇女方子妃的成例,讓溥傑也娶位日本皇族女子為妻,為了抵制軍方的做法,溥儀趕緊讓他二妹蘊和在京津的清朝滿蒙親貴的女兒中為溥傑物色合適的結婚人選,這樣完顏立童記成了『皇上』為溥傑挑選的結婚對象。
溥儀還派二格格蘊和親自到北京相看,雙方長輩皆滿意這門親事,完顏立童記遂與母親一起赴當時的新京(長春)會親,籌備一切。誰承想此事被關東軍知道後,日本軍部特派陸軍大將本莊繁出面干預,事情最終以完顏母女黯然回京而告終,為此,溥傑夫人嵯峨浩臨終還念叨說她『對不起王姑娘(完顏立童記)』。1960年溥儀特赦之後,經溥儀七叔載濤和三妹蘊穎撮合想讓她與溥儀結婚,因溥儀不想再找一位舊式滿族婦女而作罷。
文革後,溥儀的另一位弟弟曾經登門表示願意與完顏立童記結婚,卻被王大姑娘拒絕,老太太說:『一個是他比我小,再就是不能一生都在北府兄弟的圈裡轉。』從此之後老太太一直沒有婚嫁。背負著傳統家族過多的負重,幾次婚姻的機緣,都被錯過了,終生未嫁。她在晚年時期精神幾近崩潰。

[img]http://p2.pstatp.com/large/1715/2490443737[/img]

2、愛新覺羅·恆香
愛新覺羅·恆香是末代皇后郭布羅·婉容的養母,軍機大臣毓朗貝勒的次女,人稱二格格。家中其他成員還有郭布羅·婉容的哥哥郭布羅·潤良,小郭布羅·婉容8歲的弟弟郭布羅·潤麒,郭布羅·婉容的家住在北京東城地安門內大街帽兒胡同37號。
人物評價
她是一位端莊善良、精明強幹、豁達開朗、敢作敢為、做事果斷並充滿智慧的女人。

[img]http://p1.pstatp.com/large/1719/2135046556[/img]

朗貝勒府二格格愛新覺羅·恆香。未代皇后婉容的養母。喜歡照相,因此照片流傳最多。

[img]http://p2.pstatp.com/large/1716/2443193034[/img]

朗貝勒府二格格愛新覺羅·恆香。


3、愛新覺羅·恆馨
愛新覺羅·恆馨是乾隆皇帝五世直系孫女,末代皇后郭布羅·婉容的後母,滿族正黃旗,軍機大臣毓朗貝勒的四女。
在中國歷史上恆馨是一位端莊善良、精明強幹、豁達開朗、敢作敢為、做事果斷並充滿智慧的女人,她對婉容一生的影響極為深刻。恆馨對婉容不但細心照料,甚至是寵愛備至,母女相處非常和睦。
婉容的母親愛新覺羅氏,是位皇族小姐,人稱四格格。不幸的是在婉容兩歲時她便去世了。婉容的養母愛新覺羅·恆馨是軍機大臣毓朗貝勒的次女,人稱二格格。恆馨對婉容不但細心照料,甚至是寵愛備至,母女相處非常和睦。家中其他成員還有長婉容兩歲的哥哥潤良,小他6歲的弟弟潤麒。婉容的家住在北京東城地安門內大街帽兒胡同37號。

[img]http://p1.pstatp.com/large/1714/3072651562[/img]

毓朗的女兒愛新覺羅·恆馨,她的女兒婉容為清朝的未代皇后。

[img]http://p2.pstatp.com/large/1716/2443293731[/img]

4、愛新覺羅·韞穎
愛新覺羅•韞穎(1913年-1992年)乳名『佩格』,字『蕊秀』(父親載灃取),號『秉顥』(兄長溥儀親取),英文名『Lily』(莊士敦題贈),滿族,愛新覺羅氏,溥儀的三妹。1913年,韞穎生於北京紫禁城。由於她是載灃的第三個女兒、溥儀的第三個妹妹,故紫禁城中人稱『三格格』。
1924年11月,馮玉祥部驅逐溥儀出紫禁城,溥儀乃遷居天津張園,韞穎也來到天津。每天,她和溥儀及兄弟姐妹學日語,打網球。由於韞穎和溥儀同為瓜爾佳氏幼蘭所生,故溥儀很喜歡韞穎。19歲時,韞穎由溥儀指定婚事,同前清大臣榮源的二兒子、皇后婉容的弟弟潤麒訂親。
1931年,溥儀在日本軍警的保護下潛赴大陸東北,建立滿洲國。後來,韞穎與潤麒的婚禮遂在滿洲國新京(今長春)舉行。二人婚後不到1個月,溥儀派溥傑和潤麒赴日本學軍事,韞穎也隨同前往。甫抵日本,韞穎便被日本皇室包圍,不僅要其出任婦女會名譽會長,且裕仁天皇的弟媳特邀其來寓所教授中文。韞穎頗覺束縛,乃經常致信溥儀,溥儀將其來信裝訂成冊。
1933,韞穎回新京探親,此後堅決不肯回日本。潤麒也自日本回到滿洲國,在滿洲國高等軍事學校任中校教官。韞穎和潤麒乃在新京長住。

[img]http://p1.pstatp.com/large/1719/2135158950[/img]

載灃和長女大格格愛新覺羅·韞媖在一起。載灃是清朝攝政王,也是溥儀的生父。
1945年日本投降,韞穎隨滿洲國皇室逃到大慄子溝,隨後蘇聯紅軍接管東北。潤麒在逃亡途中下落不明。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政府告其遷居北京。韞穎和三個孩子以及婆母在一起居住,仍然辛苦度日。
1951年,韞穎的父親載灃逝世,韞穎分得一點點遺產,可靠幾間舊房的租金勉強維持生計。自此,她開始參加街道工作,獲居民推舉為居民組長、治保主任。
1954年,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章士釗和一位朋友同逛舊書攤,偶見一本《滿宮殘照記》,內收有當年韞穎在日本時寫給溥儀的信。章士釗乃經載濤介紹見到了韞穎,並要韞穎寫一份自述,由章士釗呈送毛澤東,』毛澤東批示送周恩來閱,考慮是否酌情處理。不久,韞穎被安排為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生活得到很大改善。1956年,經毛澤東批准,韞穎和七叔載濤等赴撫順戰犯管理所看望了溥儀。

[img]http://p1.pstatp.com/large/1713/3000712978[/img]

溥儀妹妹二格格(左)、三格格(右)。二格格金韞和與三格格金蕊秀。

5、愛新覺羅·顯琦
金默玉(1918.9.14—2014.5.26),本名愛新覺羅·顯琦,清朝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第十七女,川島芳子胞妹,被稱為是『清朝最後一位格格』。金默玉四歲時父母雙亡,由三位異母姐姐撫養長大。新中國建國後,金默玉致力於教育事業和中日友好交流活動,曾與美術教育家馬萬里有過一段婚姻。
金默玉,1918年出生於遼寧旅順,清朝末代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與第四側妃所生幼女,排行第十七,其姐是叱吒一時的金壁輝(日本名川島芳子)。
她的奇不僅僅是她的身份和身世,而是在於她那令人稱奇的心態和性格。80多歲的老人歷經一生磨難仍保持豁達、開朗。她的一生大起大落,甚至在人們看來是悲劇人生,但從她嘴裡娓娓道來卻變成一場喜劇:家庭變故、牢獄之災、文革磨難、婚姻變故、疾病纏身......,一切的悲情與苦難在她口中變為歡快的鬧劇。生活給了她苦難,她卻微笑著一一化解,保持著童真與樂觀。如她自己所說:人的生活中有「喜怒哀樂」。但「怒」和「哀」應該放在心裡,只有「喜」和「樂」才拿出來與人分享,讓別人開心,人生就是這樣。

[img]http://p2.pstatp.com/large/1714/3072751650[/img]

愛新覺羅·顯琦,肅親王的十七格格,又名金默玉,是川島芳子的親妹妹,中國最後一位格格。這是她19歲生日時拍的照片。

[img]http://p2.pstatp.com/large/1715/2490608891[/img]

後宮嬪妃和皇室格格的合影照,第一排中間坐的是奕祁的女兒榮壽固倫格格。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