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校園 - 歷史草堂 » 明朝皇帝朱棣大閱兵 嚇跪外國使臣?


2015-4-24 18:26 LiLily_Li
明朝皇帝朱棣大閱兵 嚇跪外國使臣?

[img]http://imgapi.nownews.com/?w=640&q=80&src=http%3A%2F%2Fs.nownews.com%2F86%2F71%2F8671be293ff9cd253c90dc9938067e42.jpg[/img]

大陸將於今(2015)年舉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閱兵是擴大國家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歷史上,明朝永樂皇帝朱棣曾經有過一次震驚世界的『大閱兵』。
根據快樂老人報報導,明朝是推翻元朝而起,大量曾在元朝任職的蒙古族、回族官員,流亡到中亞、西亞各國,他們鼓動所在國君主對明朝採取敵視態度。帖木兒帝國打出『反明復元』的旗號,在永樂四年(1406年)大舉東征。因帖木兒病死在路上,一場大戰煙消雲散。而鄭和在永樂十八年前五次下西洋,行至印度洋就返回,原因是埃及馬木留克王朝控制了紅海流域,嚴禁東方船隊進入。此後中亞以及西亞諸國正式承認了大明朝繼元之後的『天朝』地位,但對於明王朝的真實實力仍存有懷疑。
永樂十六年(西元1418年),明朝以陳誠為使,出使中亞。隨後,中亞、西亞國家均組使團隨中國使團回訪。這支使團雲集20個中西亞國家、人數多達600人。永樂十八年十一月,朱棣在北京皇宮接見各國使臣。兩個月後,各國使團接到通知,朱棣將在北京周邊開始大規模的『狩獵』,邀請各國使團前往觀覽。
永樂十九年三月,『狩獵』在北京北邊的懷來正式開始,共調軍隊10萬人。精心挑選的明朝『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精銳,表演了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項目;從廣西、雲南、四川調來的『土狼兵』、白桿兵演練了步兵勁弩齊射、長槍步兵刺殺訓練等『軍事科目』。史載,『列國使節俱驚』。尤其是『神機營』火器操練,展示的『虎威炮』、『火龍槍』(騎兵專用火槍)、『一窩蜂』(火箭炮)等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國使節大開眼界。

[img]http://p1.pstatp.com/large/2505/236399010[/img]

閱兵結束,朱棣在土木堡行營接見各國使節。此前堅持行鞠躬禮而非叩拜禮的帖木兒國使臣,帶頭下跪磕頭。這次聲勢浩大的閱兵無疑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後中亞、西亞國家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一直綿延到明末。觀覽閱兵的埃及使臣回國後,埃及隨即解除了在紅海對東方商船的禁令,而此後最後一次下西洋的鄭和,終抵紅海沿岸。

[img]http://p2.pstatp.com/large/2505/236736128[/img]

火炮威力讓朱元璋遠擴城牆
明朝火器舉世矚目,從南京有眾多火器制造局便可見一斑。那麼,明朝時期的火器到底發展到什麼地步了?這些火器究竟又有哪些特性和功能?和現代槍炮比較,它們又有什麼不同呢?
明朝守城第一器是何物?
明朝是中國古代把火器使用到最極致的年代,火器的種類紛繁多樣。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教師賀雲翱告訴記者,明朝的火器在當時的世界是數一數二的。明朝的火器一般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燃燒性火器,比如火箭、火球等;一類是爆炸性火器,比如地雷、炸彈等;還有一類是管形射擊火器,就是槍和炮這些火器。

[img]http://p2.pstatp.com/large/2500/6963452920[/img]

明朝有一種叫萬人敵的燃燒性火器,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就稱讚它是『守城第一器』。這種火器是用泥製成的,周圍留有小孔的空心圓球,晾乾後裝填火藥,並摻入有毒物質。當敵人攻城時,點燃引信,拋到城下,火焰會四面噴射,並不斷旋轉,燒灼敵軍。因為它製作簡單,取材又方便,又有殺傷功能,所以才有此稱號。

明朝使用最多的火器是什麼?
火銃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元朝,比西方早數十年。火銃在明朝運用得最廣泛。這一時期的火銃,還沒有槍和炮的區別,如果想使用輕便,就造得小一點,如果想增大威力,就造得大一點。而通常大一點的叫火銃,小的就叫手銃。兩者後來漸漸發展為不同方向,大的往炮發展,小的往槍發展。
但不管大的火銃還是小的手銃,其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由前膛、藥室和尾銎三部分構成。其中藥室部分隆起,上有火門。發射時,先把火藥從銃口裝進藥室,再塞入用木頭做成的馬子,用來閉氣,然後將子彈裝入前膛,用火繩通過火門點火,點燃藥室裡的火藥,火藥燃燒生成大量的高溫氣體,就可以將前膛的子彈推射出膛。

部分火器一覽:
[img]http://p1.pstatp.com/large/2499/7570621698[/img]

古式後膛榴彈炮 :佛朗機 明代正德年間利用歐洲技術制造的大型後裝火炮,使用帶炮彈殼的開花炮彈!

[img]http://p1.pstatp.com/large/2502/6394347684[/img]

火銃-單發步槍 : 明代制式的早期輕型火器,鑄造精良,設計精巧,和元朝的火銃比較,所需火藥大大減少。明代作為標準武器,曾生產達九萬餘,1449年的北京保衛戰廣泛使用。


[img]http://p2.pstatp.com/large/2502/6394674028[/img]

紅夷大炮 號稱將軍炮,明末引進西方技術制造,帶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調節射程,炮身壽命長,大型者重1.6噸,射程可以達到1.9公里!應該是這一類武器的極限了

[img]http://p2.pstatp.com/large/2504/747566841[/img]

『拐子銃』-連發手槍 帶有曲柄的連發火繩槍,長37.5公分,使用類似佛朗機的裝填方式,可以連續三發,射程150公尺,明朝稱為『萬勝佛朗機』,在抗日援朝中使用比較多。

[img]http://p1.pstatp.com/large/2502/6394543489[/img]

『迅雷銃』-多管轉膛炮: 單兵多管火器,明代趙士珍發明,參考了土耳其的類似火器,最大的可以達到18管,使用火繩或者燧石擊發,加上外罩後狀如琵琶。發射完畢後可以作為冷兵器使用

[img]http://p1.pstatp.com/large/2503/5869221992[/img]

『五雷神機』-大口徑左輪槍: 這真是世界最早的左輪槍了,戚繼光在北方戰線防衛蒙古軍隊的發明,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種規格,一般使用時二人一組射擊,一人支架,轉動槍管,一人瞄准射擊。射程180公尺。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