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興趣 - 運動綜合討論 » 3億人上冰雪14億人盼冬奧


2021-2-3 19:02 moyaodf
3億人上冰雪14億人盼冬奧

2月4日,北京冬奧會將迎來倒計時一周年。

站在時間節點之上,中國冰雪的脈搏越發強烈。回首來路,北京冬奧從申辦到籌辦進展順利,“中國速度”令世人矚目;面向前方,奧運聖火持續升溫,“雙奧之城”正靜待八方來客,努力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

籌辦過程展現“中國奇蹟”

“在疫情挑戰之下,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進展相當順利,這幾乎是一個奇蹟。”近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用“奇蹟”一詞來形容北京冬奧會的籌辦進展。

北京冬奧會的“中國奇蹟”,體現在賽事籌備的方方面面。2020年,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體育賽事帶來嚴峻挑戰。然而,當2020年畫上句號之時,北京冬奧會所有12個競賽場館如期建設完工,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亦同步完成。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等高顏值場館相繼亮相,向全世界的冰雪運動員發出了盛意邀請。

辦出特色、辦出精彩、辦出獨一無二——在場館改造建設和視覺形象設計過程中,中國元素格外亮眼。在崇禮賽區,國家跳台滑雪中心與越野滑雪中心和冬季兩項中心通過棧道相連,構成了“冰玉環牽手雪如意”的唯美景象;30個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圖標採用中國傳統的篆刻形式呈現,融合了冰雪運動的形與神、中華文化的力與美……正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中國印、金鑲玉,2022北京冬奧會所傳遞的中華文化力量,將再一次驚艷世界。

北京冬奧會有中國范兒,更有科技味兒。去年年底,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跟隨“嫦娥五號”登月旅行並順利返回地球,創造了奧林匹克與航天科技融合創新的典範。不僅如此,在冬奧會競賽場館的建設和利用方面,諸多新技術、新工藝同樣屬於“首創”。作為2008年奧運遺產的“水立方”,將在冬奧會期間變身“冰立方”,成為全球首個集游泳和冰壺比賽為一體的“冰水雙棲”場館;作為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冰絲帶”建成了世界跨度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規模創下世界體育館之最,但用鋼量僅為傳統屋面的1/4……

疫情之下,中國堅定兌現承諾、推進冬奧籌辦的背後,是一言九鼎的大國實力和大國擔當。北京冬奧會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為世界帶來了更多的信心。

冬奧參賽備戰“精兵”衝刺

近日,在美國舉行的世界極限運動會X Games冬季賽上,17歲的中國自由式滑雪運動員谷愛凌奪得兩金一銅,成為首個在該項比賽中奪冠的中國選手。自2019年正式代表中國參賽以來,這名天才少女在世界賽場上嶄露頭角,成為中國自由式滑雪項目的希望之星。她樂觀開朗的性格、無縫銜接的中英表達,更是贏得了各國冰雪迷的關注和喜愛。

競技項目“夏強冬弱”、冬季項目“冰強雪弱”,曾是中國冰雪運動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北京冬奧會的舉辦為契機,中國冰雪運動補缺項、強弱項,推動新時代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此,中國提出了實現冰雪運動項目全覆蓋和北京冬奧會全項目參賽的目標,推動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成為中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平昌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共參與55個小項的角逐。要想在北京冬奧會上實現參賽項目翻番、109個小項全部參與的跨越式目標,中國冰雪面臨著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巨大挑戰。兩年多時間裡,許多冰雪項目實現了“白手起家”,有的項目躍升至世界先進水平,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勢。

在2019—2020賽季國際賽事中,中國冰雪項目各國家集訓隊取得的金牌與獎牌總數均超過上個賽季。中國冰雪健兒在短道速滑、花樣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單板滑雪U型場地等優勢項目上保持狀態、爭金奪銀,並在鋼架雪車、越野滑雪等項目上取得突破。

受疫情影響,從2020年開始,面對國際賽事大範圍取消,訓練、比賽規律被打亂的挑戰,中國冬奧軍團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通過強化體能、組織隊內模擬賽等方式,完成從“精兵”到“衝刺”的關鍵任務。目前,覆蓋北京冬奧會109個小項的國家集訓隊已全部成立,備戰選手從2019年底的1100餘人精簡至500餘人。在北京冬奧的衝刺之年,中國冰雪的精兵強將正厲兵秣馬,向冬奧會參賽目標發起衝擊。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