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興趣 - 運動綜合討論 » 在亮堂的國家速滑館內


2021-2-25 18:22 月色不夠溫柔
在亮堂的國家速滑館內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北京冬奥组委在筹办冬奥会的路上已经砥砺前行了5年。根据筹办工作进展和实际需要,北京冬奥组委不断完善组委会组织机构,由最初的9个部门和2个运行中心,到目前组建了27个内设工作机构。组委会依靠实干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冬奥会正在从蓝图逐渐变为现实。

  场馆建设——“冰丝带”里的灯光亮起来

  就在几天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这座北京冬奥会标志性新建场馆比赛大厅照明第一次亮起来。水泥地面揭去了黑色保护膜,场馆整体视觉焕然一新。

  在亮堂的國家速滑館內,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武曉南蹲在顏色發青的水泥地面上感慨萬分,他腦子裡閃現出“冰絲帶”從無到有的畫面,挖土方、打基礎、正負零、混凝土主體結構完成、內部結構建造、拉鋼索、曲面幕牆系統安裝,從2019年年底“冰絲帶”展露亮麗外形,到現在場館比賽照明正式通電,千餘個日日夜夜,凝結了他和他的同事以及數以千計的施工人員的無數心血。

  武曉南憧憬著明天。在他的腳下,1.2萬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平整度誤差最大不超過5毫米,水泥下面是連接長度超過120公里的製冷管線。說到製冷,國家速滑館將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也是冬奧會場館首個提出採用這項技術的場館,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此舉起到了帶動作用,北京冬奧會北京賽區15塊冰面中,7塊將採用二氧化碳技術製冰。

  但同樣是二氧化碳製冰,國家速滑館的難度非其他場館可比。1.2萬平方米的製冰不是簡單的面積疊加,需要解決此前沒有遇到過的難題,其中冰場結構和冰場二氧化碳製冷系統,在12月11日還獲得了國家專利局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所以真正實現這塊巨大的冰面,挑戰也是巨大的。

  據北京冬奧組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不懈努力,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北京賽區,首鋼滑雪大跳台完工並舉辦了國際雪聯世界杯比賽,國家游泳中心完成全冰面測試並舉辦了全國青少年冰壺公開賽,國家體育館、首都體育館等現有場館改造加快推進。

  在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速賽道及供水、供電、索道、造雪等配套設施全部完成,達到測試活動要求;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建設基本完成,10月底通過了國際雪車和國際雪橇聯合會共同舉行的場地認證。

2021-3-4 17:40 月色不夠溫柔
冰丝带”里的灯光亮起来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北京冬奥组委在筹办冬奥会的路上已经砥砺前行了5年。根据筹办工作进展和实际需要,北京冬奥组委不断完善组委会组织机构,由最初的9个部门和2个运行中心,到目前组建了27个内设工作机构。组委会依靠实干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冬奥会正在从蓝图逐渐变为现实。

  场馆建设——“冰丝带”里的灯光亮起来

  就在几天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这座北京冬奥会标志性新建场馆比赛大厅照明第一次亮起来。水泥地面揭去了黑色保护膜,场馆整体视觉焕然一新。

  在亮堂的國家速滑館內,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武曉南蹲在顏色發青的水泥地面上感慨萬分,他腦子裡閃現出“冰絲帶”從無到有的畫面,挖土方、打基礎、正負零、混凝土主體結構完成、內部結構建造、拉鋼索、曲面幕牆系統安裝,從2019年年底“冰絲帶”展露亮麗外形,到現在場館比賽照明正式通電,千餘個日日夜夜,凝結了他和他的同事以及數以千計的施工人員的無數心血。

  武曉南憧憬著明天。在他的腳下,1.2萬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平整度誤差最大不超過5毫米,水泥下面是連接長度超過120公里的製冷管線。說到製冷,國家速滑館將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也是冬奧會場館首個提出採用這項技術的場館,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此舉起到了帶動作用,北京冬奧會北京賽區15塊冰面中,7塊將採用二氧化碳技術製冰。

  但同樣是二氧化碳製冰,國家速滑館的難度非其他場館可比。1.2萬平方米的製冰不是簡單的面積疊加,需要解決此前沒有遇到過的難題,其中冰場結構和冰場二氧化碳製冷系統,在12月11日還獲得了國家專利局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所以真正實現這塊巨大的冰面,挑戰也是巨大的。

  據北京冬奧組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不懈努力,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北京賽區,首鋼滑雪大跳台完工並舉辦了國際雪聯世界杯比賽,國家游泳中心完成全冰面測試並舉辦了全國青少年冰壺公開賽,國家體育館、首都體育館等現有場館改造加快推進。

  在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速賽道及供水、供電、索道、造雪等配套設施全部完成,達到測試活動要求;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建設基本完成,10月底通過了國際雪車和國際雪橇聯合會共同舉行的場地認證。

2021-3-9 18:56 月色不夠溫柔
一項國際化的運動項

在速度滑冰(長道)成為一項國際化的運動項目後不久,短道速滑開始在歐洲出現。1889年舉行了第一屆長道速度滑冰世界錦標賽,三年之後,國際滑冰聯盟(ISU)於1892年成立。但是直到二十世紀初期,短道速滑才在北美地區舉行公開的比賽。1906年,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舉辦了短道速滑的國際比賽,1921年開始舉行每年一度的國際短道速滑錦標賽。1920-1940年間,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區迅速普及。

  1932年冬奧會的組織者甚至把長道速滑改成類似於短道速滑的的形式,其刺激程度也大大增加。1976和1977年舉行了最初的兩屆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但是沒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認。ISU官方承辦的短道速滑錦標賽開始於1978年,但是第一屆ISU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直至1981年才在法國的默東舉行。

  早在1932年的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就出現了類似與今時短道速滑形式的短道滑冰比賽,當時曾引起一部分短道速滑運動員對短道競賽的形式不滿,因而拒絕參加這種形式的比賽,著名的五枚冬奧金牌得主克勞斯-桑博格就曾不與合作。1988年的卡爾加里冬奧會上設置了短道速滑的10個表演項目,直到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才正式被設立為比賽項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短道速滑成為奧運會項目之前,滑冰運動員已經經常在短道和長道上進行比賽。短道冰場可以終年鋪設,隨時為運動員提供訓練和比賽場地。許多長道滑冰運動員就利用短道冰場練習並改進技術,其中一些人甚至參加短道速滑的比賽。隨著室內長道設施的出現,這種混用兩種賽道的訓練方式逐漸被淘汰。此外,由於短道速滑已經成為冬奧會的正式項目,運動員也不得不專注於短道的訓練,以求在這個項目上獲得成功。

  短道速滑項目在1981年被引進入中國。1982年2月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了第一次全國短道速滑集訓比賽。1983年起被國家體委列為年度全國比賽和全國冬季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在1987年第六屆全國冬運會上,李金豔超過女子3000米的世界紀錄,給長期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鬥的冰雪界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2021-3-9 18:58 月色不夠溫柔
奧運場館“反複利用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水立方”改造涉及建築、防水、膜維修等多個工程領域,改造面積約5萬平方米。改造難點之一是在比賽大廳中部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製冰系統,形成具有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經反复論證和多輪試驗,“水冰轉換”方案取得成功,轉換材料得到重複利用,有效縮減了改造成本。

  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介紹,“水立方”目前已經啟動第二次“水冰轉換”,待場地製冰完成後將再次對公眾開放。在北京冬奧組委、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北京國資公司指導下,“水冰轉換”方案成為踐行奧運場館“反複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思路的生動實踐。北京冬奧會後,場館將實現水、冰功能的自由切換,既可開展水上賽事、表演項目,也可開展冰上運動,並舉辦大型活動。

  據悉,為做好場館可持續運營,國家游泳中心還利用南廣場地下空間建設兩塊冰面。一塊為標準冰場,另一塊為冰壺場地,將作為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冰壺項目體驗基地向大眾開放,助力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2021-3-9 18:59 月色不夠溫柔
運動員也不得不專注於短道的訓練

在速度滑冰(長道)成為一項國際化的運動項目後不久,短道速滑開始在歐洲出現。1889年舉行了第一屆長道速度滑冰世界錦標賽,三年之後,國際滑冰聯盟(ISU)於1892年成立。但是直到二十世紀初期,短道速滑才在北美地區舉行公開的比賽。1906年,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舉辦了短道速滑的國際比賽,1921年開始舉行每年一度的國際短道速滑錦標賽。1920-1940年間,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區迅速普及。

  1932年冬奧會的組織者甚至把長道速滑改成類似於短道速滑的的形式,其刺激程度也大大增加。1976和1977年舉行了最初的兩屆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但是沒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認。ISU官方承辦的短道速滑錦標賽開始於1978年,但是第一屆ISU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直至1981年才在法國的默東舉行。

  早在1932年的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就出現了類似與今時短道速滑形式的短道滑冰比賽,當時曾引起一部分短道速滑運動員對短道競賽的形式不滿,因而拒絕參加這種形式的比賽,著名的五枚冬奧金牌得主克勞斯-桑博格就曾不與合作。1988年的卡爾加里冬奧會上設置了短道速滑的10個表演項目,直到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才正式被設立為比賽項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短道速滑成為奧運會項目之前,滑冰運動員已經經常在短道和長道上進行比賽。短道冰場可以終年鋪設,隨時為運動員提供訓練和比賽場地。許多長道滑冰運動員就利用短道冰場練習並改進技術,其中一些人甚至參加短道速滑的比賽。隨著室內長道設施的出現,這種混用兩種賽道的訓練方式逐漸被淘汰。此外,由於短道速滑已經成為冬奧會的正式項目,運動員也不得不專注於短道的訓練,以求在這個項目上獲得成功。

  短道速滑項目在1981年被引進入中國。1982年2月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了第一次全國短道速滑集訓比賽。1983年起被國家體委列為年度全國比賽和全國冬季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在1987年第六屆全國冬運會上,李金豔超過女子3000米的世界紀錄,給長期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鬥的冰雪界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亮堂的國家速滑館內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